導語:今年以來,煤炭、油氣等傳統化石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我國能源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反觀風電卻是另一番景象。得益于行業技術進步,大兆瓦機型推陳出新,智能化水平加速提升,風機投標價格不斷創造新低紀錄,風電度電成本穩步下降,競爭力進一步凸顯。??作為“雙碳”目標的新能源主力軍,風電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容量高達7167萬千瓦,創造歷史最高紀錄?!笆奈濉遍_局之年,我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在前8月達1463萬千瓦,同比增加459萬千瓦。業內預計,今年全年風電并網裝機容量有望突破4000-5000萬千瓦。
景氣需求下,風機大型化趨勢明顯,行業格局有望重塑。以風電、光伏等為主的新能源占比不斷提升,新型電力系統核心特征愈發凸顯。
風機大型化成趨勢
風機大型化帶來產品升級換代,持續推動風電度電成本下降,成為目前風能企業布局的主要趨勢。
在剛剛結束的202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以下簡稱“2021風能展”)上,包括遠景能源、明陽智能、中國海裝、上海電氣、金風科技、三一重能、運達股份、東方電氣、中國中車、聯合動力、哈電風能、華銳風電等12家整機商發布了新型號風電機組。
梳理發現,此次整機商新推出的絕大部分風電機組均在4.0MW及以上。單機規模方面,金風科技、明陽智能、電氣風電、運達風電、東方風電和中國海裝分別推出了10MW以上的風電機組,其中中國海裝發布16兆瓦半直驅海上風機,再次刷新海上風機單機容量;葉輪直徑方面,包括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能、電氣風電、運達風電、東方風電、中國海裝的葉輪直徑超過200米,中國海裝推出的的H256-16MW葉輪直徑高達256米,成為此次展會中發布的最大規模風電機組。
來自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9-2020年,國內陸上3.0MW及以上機組新增和累計、國內海上5.0MW及以上機組新增和累計,明陽智能連續兩年排名第一。在風電機組容量大型化趨勢之下,明陽智能深耕的半直驅技術,由于具備體積小重量輕、發電效率高等優勢,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技術路線。
10月19日,明陽智能發布全球最大自主研發的漂浮式機組——MySE11-16MW系列機型,同時發布全球單機容量最大陸上機組——MySE7.X兆瓦風電機組。據悉,MySE7.X機組滿發一天可供約646個家庭,約2500口人用電1個月。以200MW北方風場為例,與市場主流機型4.0MW相比,機位數量可減少21個,靜態投資成本降低34%,度電成本降低24%。
此次2021風能展上,中國中車重磅發布5.XMWD175、6.XMWD185和7.XMWD195機組,中車風電整機“箕星”平臺系列化產品、7.XMW陸上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平臺以及“一機一儲”創新概念與關鍵技術。其中,7.X陸上風電機組平臺采用水平軸、三葉片、上風向設計,兩點支撐結構、變速變槳調節、雙饋發電并網的總體設計方案,適用于年平均風速6.5m/s~9.5m/s的中高風速區域。
10月17日,遠景能源發布中國海上風電理性平價地圖,及其Model Y平臺面向中國市場首發的平價機組EN-200/7.0MW與EN-190/8.0MW。遠景能源副總裁兼CTO王曉宇表示,Model Y是遠景針對中國海上風電理性降本推出的基礎平臺,此次兩款首發機組可助力2022、2023年海上風電實現平價。
10月18日下午,電氣風電發布“POSEIDON”海神平臺EW8.0-208機組和“Petrel”海燕平臺EW11.0-208機組。其中海神平臺EW8.0-208機組采用高度集成半直驅驅動鏈技術,應用百米級碳纖維大葉片S102,裝配智能“黑科技”Sensor Roller技術,并使用與行業領先的齒輪箱供應商南高齒共同研發的全新緊湊型中速永磁驅動鏈技術,與斯凱孚等關鍵部件供應商進行深度協同設計。海燕平臺EW11.0-208是電氣風電傾力打造的海上風電旗艦產品,也是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已下線的亞洲最大直驅海上風電機組。
此外,2021風能展期間,三一重能在創新劇場發布了6.X MW風電機組;運達風電隆重推出低風區大葉輪,中高風區大容量,高風區+臺風區抗臺型“海風”系列平臺化機組;東方風電發布13兆瓦等級海上風電機組;國家能源集團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發布UP6500-184、UP7000-195兩款新機型;哈電風能推出全新領航系列 4H平臺中速永磁風力發電機組;華銳風電發布SL4.X平臺機組和SL6.X平臺機組。
景氣需求下,風機大型化趨勢有望重塑行業格局。當前,三北和西南地區大型風電項目以 4-5MW 機組為主,根據風機企業的技術儲備,升級至 6-7MW 機型的可見度較高,商業化、規模化應用可期?!跋乱浑A段,陸上風機單機容量最大可達到10兆瓦,葉輪直徑將達200米,輪轂高度達200米。”明陽智能總工程師賀小兵預測。
參與新型電力系統構建
新型電力系統核心特征是以風電、光伏等為主的新能源占據主導地位。伴隨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新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呈現“風光領跑、多源協調”態勢。
新型電力系統究竟“新”在哪里?對此,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姿表示,新型電力系統首先新在電源有新的構成結構。新型電力系統下原來以煤電為主導裝機,將改變成風光多元協同的電源格局。第二是負荷應該有新的特性,原來負荷可能更多的是剛性消費型的負荷,未來將向柔性消費和生產兼具進行轉變。第三是電網成為一種新的形態。原來的電網更多的是單向的逐級供電模式,而新型電力系統下,應是一種交直流混連的大電網,微電網以及局部直流電網和具有可調節負荷能源互聯的轉變。
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如何協調發展?國家電投火電與電力協同產業首席協調官、產業協同與服務中心主任吳金華坦言:“大規模的開發風電、光伏,在建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跟水電,抽水蓄能或者化學儲能以及跟火電調峰能力相匹配,即使在出現極端天氣的情況下,水電、抽水蓄能和火電都能把風電頂上來。這樣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才是新型電力系統?!?
他認為,新能源最大的特點就是隨機性,不可控,不可控是自然的,但是可能通過預測變成可控的。煤電、水電相對可控,“不聽話”的電源和“聽話”電源通過數字化大數據應用結合起來,把兩端結合好的話,電網穩定性還是比較好的。
在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王永亮看來,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具備五個特點:即更安全、更可靠、更綠色,更協同、更友好。
王永亮認為,未來新型電力系統中,風電必然會面對跟煤電形成競爭,風電是接近零碳的能源,從碳排放角度肯定是有優勢的。然而,風電具有隨機性,從穩定性上看差一些,且風電占地更多,不像煤電只需一個廠址。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目前看好壞參半。好的時候容易極“左”,不好的時候又容易極“右”。“風電未必一定要追求平價好。風電的出路在于參與市場的交易,盡快從搖籃中走向大海。”王永亮坦言。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院長)張運洲也認為,“高效的市場機制是檢驗新型電力系統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應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不少專家和企業代表對風電的發展充滿期待。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副主任張曉朝預測,新能源風電未來將是主力能源。“把限電因素全排除掉,從現在整個技術進步來看,風電利用小時數提到2300、2400以上應該沒問題。海上風電達到接近2700、2800以上,從技術進步角度看也是可以的。以后的新型電力系統,一定是風電、光伏、水電等各種能源電源的互補?!睆垥猿f。
資本介入引導資源配置
伴隨我國風電規模的快速增長,政府補貼已無法支撐全行業發展,更廣泛的資金資本介入變得十分必要。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鑒衡認證中心主任秦海巖表示,風電的定位已經從補充能源向主力能源轉變,而要面對平價、要長遠的發展,唯一的辦法是靠行業自己的努力,不斷的技術進步、追求創新。
“資金是風電行業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國的風電融資還存在很多現實困境。未來風電開發要多元化,社區風電、微小項目的開發,會更加重視項目的質量。這就需要金融機構更加深入產業,與行業內的角色更密切地配合?!鼻睾r說。
中信建投證券結構化融資總監方春暉介紹,從傳統的資本市場融資角度來看,主要包括股權和債權兩大類手段,對于像風電行業,包括大類的可再生能源的行業,IPO是很常見的一個股權融資的渠道。銀行貸款可能是另外一個非常熟悉的渠道,同時還有融資租賃等方式。
北京綠交所副總經理龔俊松認為,碳金融作為綠色金融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除產品方面的創新之外,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種環境價值變現的渠道,與金融資源相結合,能夠更好的來引導風電行業資源配置。
“不管是碳金融也好或者是碳市場也好,應該是給風電產業提供一種環境價值,附加環境價值變現的渠道或者新的一種機制。補貼是沒有了,接下來可能更多的是通過一種市場化的途徑來實現環境價值的變現?!饼徔∷烧f。
如何衡量投資標的,創新金融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里?對此,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高級經理朱瑩分析,風電行業一年整體發電的效益可以作為指標設定的方向,如果說是一個綜合的發電集團,可持續發展績效指標的選取范圍也可以更加寬泛一些,比如像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實際發電的電量,甚至是后續產生的CCER之類減排的成果,都可以作為一些創新金融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
10月18日,華能天成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與鑒衡認證中心在北京國際風能大會(CWP)創新劇場聯合發布《中國風電項目投融資景氣指數白皮書(2021)》。這本我國首部由金融機構與風電第三方聯合編制的風電項目投融資指導白皮書,以中國風電產業市場發展趨勢及前景、風電資產投融資輿情分析、投融資政策及措施、多元化風電資產投融資實施路徑等為核心內容,全方位解讀了我國風電投融資發展行情,或對行業各方參與風電開發提供實質性指引。
文章轉載:中國工業新聞